專題報導
與國同夢 共舞新時代
公司樓下有兩棵桂花樹,一棵是金桂,搖曳生姿,清香四溢,旁邊一棵是丹桂,熾熱奪目,馥郁迷離,我在四樓辦公,每次經過長廊,總有暗香盈袖。站在長廊舉目遠眺,皖南起伏的丘陵,大片的云朵在初秋時節(jié)溫潤而澄凈。
明天就是中秋了,今年的中秋不同往年,年初我舉行了婚禮,選擇在銅陵定居,婚后的第一個中秋我將和丈夫驅車返回400公里外的老家阜陽。五個小時的車程,來不及細細品味思念,就能身在故里,執(zhí)手家人?;厥?/span>20年,如今的習以為常,都曾是小時候的宏大夢想。
1999年:我想下雨天時身上沒有泥點
1999年,我7歲,在皖北的村落里讀私立小學,每天步行上學。秋天開學的時候,學校要求晨讀,我到校很早,便坐在教室外的臺階上看天上的圓月,月亮上的溝壑清晰的就像在眼前,那時讀了些神話故事,一抬頭,仿佛那幾縷光影就是玉兔搗藥,吳剛伐桂。
神話故事的書是大姑從縣城新華書店帶給我的,那時的我還沒去過縣城,只從大姑描述的話語里想象著書店的場景,那一定是整潔亮堂,每翻開一本書都有著和開學時新書相同的墨香吧。盡管沒去過縣城的書店,但大姑從書店陸續(xù)帶回的《安徒生童話》、《世說新語》、《山海經》等書,讓我在晴天放羊兒吃草時,或者初秋晚飯后趴在蚊帳中,趁著天光也好,借著昏黃的燈光也罷,饒有趣味的讀著,從此,我的童年多了一方想象的樂園。
下雨的時候,我們村的土路成了“水泥路”,渾濁的水下是濕滑的泥漿,不留心就會打滑,這樣的情況下再穿母親做的布鞋斷然是不合適的,母親在我的腳上裹上一層又一層的塑料袋,然后塞到她的膠鞋里,38碼的鞋子,我穿上大了許多,深一腳,淺一腳的踩著泥水去學校。放學回家時,帶有車轍的一處溝壑被水淹沒的和其他地勢無異,我的腳剛踏進去,水就順著膠鞋筒迅速地把整個鞋身灌滿,突然襲來的涼意也讓我到家時臉上掛著淚痕,看到母親,我嘟囔道:“我的膠鞋漏水了。”母親倒好,反而調笑我:“哎呀,看誰家的孩子,大嘴一撇嗚嗚嗚。”我被逗笑了,拽著母親的手去換鞋子。
20年后,再次回憶當時的場景,只覺辛酸,那時班上的同學雨天穿的膠鞋都是家中大人的,不只是因為集市比較偏遠,還因為每家的物資有限,而7歲的我只想下雨天時身上不再有泥點,我可以穿著干凈的衣裳去大姑口中的縣城新華書店看一看。
2009年:我想回家的火車不那么擠
2009年,我17歲,在合肥讀中文系。剛入學的時候,母親在鎮(zhèn)上給我買了一臺手機,400元,淡綠色的手機配上貝殼白的鍵盤和米老鼠的標識煞是好看,后面貼上一小塊信號顯示器,有來電時,彩色的光會閃爍起來,它有一個當時流行的名字,山寨機。大學四年,我用這臺手機和家人通信,盡管當時流行諾基亞系列。
周末的時候,我和室友經常從學校乘901路公交到三孝口站下車,不光是因為那里是市區(qū),商品豐富,適合逛街,還因為在學校圖書館借閱不到的書或者自己心心念念的書籍在這個書店都可以買到。有次,在三孝口書店,我小聲對室友說:“你知道嗎?我小學時都沒來過新華書店。”室友抿嘴一笑:“那你現在可以每個周末都來欸,這算是圓夢嗎?”我們默契的朝對方眨眼,繼續(xù)在書架前挑書,然后買單,帶回寢室閱讀收藏。
2009年的中秋,學校放假,我提前給母親打了電話?;疖嚻毙枰谲嚻贝埸c才可以買,我乘901路公交車到明珠廣場代售點時車票已售空。中秋的前一天,我拎著行李,轉了兩趟公交車,晃晃悠悠接近兩個小時才從南艷湖到火車站,火車站到處都是人,多是外出務工的人員和放假的學生,這些人或坐或立,滿目疲憊,又略帶期待。到阜陽的車是K字開頭的綠皮車,3小時41分的車程,作為人口輸出大省,回阜陽的人極多,檢票進站時,人群推搡著艱難前進,列車員扯著嗓門喊:“沒有票的到8號車廂補票!”于是一群人爭先奪后的跑著。終于擠上車,我用那臺山寨機給母親發(fā)了條短信:媽,我上車了。
車開了,初秋的陽光和煦,火車站旁的桂花香好像還有些在空中停留。那時的我在最清澈的年紀,遨游在書香的海洋里,懷著最美好的向往,向往著歸途順暢,向往著我望向那些等車的人時,他們眉眼處不再帶有疲憊。
2019年:我所向往,已是今日之常
2019年5月,決定在銅陵定居后,我向銅陵新華書店遞交了簡歷,有幸在6月3日入職,負責綜合中心文字材料工作。端午回家省親時,再次路過合肥,下車時在三孝口書店逛了下,如今的三孝口書店早已不是2009年時買單后帶走閱讀的模式,共享書店、智慧書房、餐飲加持、24小時不打烊,這些獨特的標簽,讓以往的“自得其樂”演繹為“共享之樂”,讀書人的棲息地得以延展,每個城市中行走的人大可一杯茶,一本書,就是一整天身心放松的時光。
看著閱讀的人群,這些年成長的片段像慢電影般在我頭腦中倒放,那個7歲時趴在帳中看書的孩子,那個17歲時和室友在三孝口書店買書的少年,到如今27歲自己成為新華的一員,原來我和‘新華’結緣已是20年,時光何其悠悠,前行本身就是一種饋贈。
這20年,諾基亞早已淘汰,山寨機也不見蹤影,蘋果的手機從第4代發(fā)行到了第11代,當年喊著“賣腎”的青年早已過上無需因為一個通訊工具而讓自己捉襟見肘的生活。我的老家也已鋪上公路,沒有孩子會因為鞋子漏水而哭泣,阜陽這20年迅速發(fā)展,更多的人選擇留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或者就業(yè),在他們熟悉的故土上過著體面又幸福的生活。阜陽到合肥的商合杭高鐵今年年底即將運行,10.2萬公里的普速鐵路,2.9萬公里的高速鐵路,485萬公里的公路構成了流動中國的基本脈絡,交通的發(fā)達讓世界風景觸手可及,5G線路的鋪設讓智能生活,虛擬AR、無人駕駛未來可期。閱讀進入到了新時代,作為人類文化傳播的平臺,皖新傳媒也將借助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優(yōu)勢來實現“共享書店”、“農家書屋”等項目“文化、科技”的高度融合,文化惠民、書香社會已是今日之常。
作為個人,二十載一路向前,二十載無畏風雨,始終堅信小時候的綺麗夢想只要努力奮斗都會實現,而祖國母親從1949年那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到如今國家富強,人民安康,文化繁榮,七十載酸甜苦辣,七十載艱苦卓絕,哪有什么是理所當然,更沒有什么從天而降,一代代中國人的雙手、智慧與辛勞鑄就如今幸福的一切,從物資匱乏到“日用而不知”,是祖國讓個人的幸福生活有了落腳點,也是無數個個人的努力匯聚成海,共同守護和建設著我們偉大的國家——中國!中國夢是敢為人先的夢,是不斷開拓的夢,是激昂奮進的夢,是我們無數個個人共同奮斗一起實現的夢!流年翻轉,等閑東風,鳥兒啼聲,為有心中歡喜;水光瀲滟,奮斗未來可期,與國同夢,樂在我心,今天的我作為新華人回顧來路,更覺幸福不易,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為皖新發(fā)展添磚加瓦,用熱忱之心譜寫祖國70華誕新篇章!